2015教资国考:中国古典文学常识(一)
- 时间:
- 2018-12-21 15:39:04
- 作者:
- 章老师
- 阅读:
- 来源:
- 四川教师资格网




A、散文
孔子(前551—前479) 名丘,字仲尼,春秋时代鲁国人,儒家学派创始人。《论语》是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他与弟子言行的语录体专集。“论”读作 lún,择也,选择摘录之意。
墨子(前468 —前376 ) 名翟(dí)春秋末期鲁国人,主张“兼爱”、“非攻”,著有《墨子》一书
老子 春秋时代思想家,道家学派创始人,著有《老子》一书,又名《道德经》
孙子 名武,春秋后期齐国人,军事理论家,有《孙子兵法》十三篇。
孟子(前372—前289 ) 名轲,战国时代人,继孔子后的儒家思想之集大成者。强调“仁义”,主张“仁政”、“民贵君轻”、“性善”,有《孟子》一书。课文选有《天时不如地利》、《生于忧患,死于安乐》、《鱼我所欲也》、《庄暴见孟子》等。
庄子(前369—前286) 名周,战国时宋人,道家学派代表人物,有《庄子》三十三篇。
课文有《庖丁解牛》一篇
荀子(前313—前238) 名况,战国时赵人,儒家学派代表人物,有《荀子》一书。课文有《劝学》。
韩非(前280—前233) 战国末期韩国人,法家学派代表人物。有《韩非子》一书。《扁鹊见蔡桓公》、《智子疑邻》、《五蠹》均是其作。
吕不韦 (?—前235)战国末期为秦相,集门客编写了《吕氏春秋》。《察今》即其中的一篇。
列子 战国时郑人,有《列子》,《愚公移山》即其所作。
历史散文有《左传》、《国语》和《战国策》。《左传》又叫《春秋左氏传》,是为《春秋》作解释说明的一部著作,传说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,为编年体史书。《曹刿论战》、《崤之战》出自该书。《国语》、《战国策》属国别体史书。《邹忌讽齐王纳谏》、《荆轲刺秦王》均出自《战国策》。
免费领取教资笔试/面试/普通话备考资料> 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