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师资格考试备考之语文文本写作特点
- 时间:
- 2018-12-21 15:40:47
- 作者:
- 章老师
- 阅读:
- 来源:
- 四川教师资格网




分析一篇文章,首先要看标题,从标题中获得信息,然后抓记叙要素,了解大致内容。其次理行文线索,分清段落层次;即领悟文章的脉络、顺序。再次挖中心主旨,理解文本意义。最后通过分析表现手法、修辞手法等写作特点以供鉴赏探究其锤词炼句之功效。而要想看得真切,必须对各种写作手法了然如胸。一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进行分析:
(一)表达方式上的特点:
表达方式分为记叙、描写、抒情、议论、说明五大类。而具体每一类又有各自细分。比如记叙——倒叙、插叙、补叙、先叙后议、夹叙夹议;描写(写人)——动作、外貌、语言、心理、细节、正面、侧面描写;描写(写景)——调动各种感觉写景;视角变化写景;动静结合写景等等
(二)文章结构上的特点:
承上启下、悬念、首尾呼应、虚实结合、前后照应、铺陈、铺张、铺垫等。
(三)语言表达上的特点:
1.整体风格:准确、生动、连贯、得体、清新,朴素,雅致,平实,华美,通俗,幽默,活泼,庄重,简约,简洁,精练,洗炼,含蓄,明快,诙谐、饱含深情、富含哲理等。
2修辞手法:比喻(明喻、暗喻和借喻,博喻),借代,夸张,对偶,比拟(拟人、拟物),排比,设问,反问等。
3.特殊的语言形式及其表达效果:动词、叠词、成语、谚语的巧妙应用可以让文章更加鲜明,比如谚语、俗语、歇后语让文章显得质朴,通俗易懂,诙谐幽默。此外,短句、长句、整句、散句的有意搭配, 也能够起到不同的效果。
免费领取教资笔试/面试/普通话备考资料> >